去年12月起,云南中豪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啟動“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商戶資格分類認證活動”,在其廣告中大肆宣傳昆明螺螄灣市場將搬遷,使昆明螺螄灣市場會不會搬遷的問題“雷倒”了眾多螺螄灣商戶,時至今日,這個關系到10000多商戶,10萬多相關從業(yè)員何去何從的問題,卻一直沒有相關權威部門發(fā)布信息予以說明。
權威部門未對“搬遷風”作回應
云南中豪置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在其宣傳廣告中發(fā)布了《第(1)號通告》。通告稱,“中國·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以立足于現有螺螄灣片區(qū)的易地改造而立項,現有螺螄灣片區(qū)將予以搬遷,搬遷后該區(qū)域將規(guī)劃建成城市的次CBD;中國·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必須與老螺螄灣市場搬遷工作進行捆綁,堅持先建后搬的原則,實現現有螺螄灣市場商戶的平穩(wěn)搬遷。”這則通告使昆明螺螄灣市場的商戶非常不安。
昆明螺螄灣市場需不需要搬遷?如何搬遷?是要異地安置還是要就地升級?這些令螺螄灣商戶深感疑惑的問題,卻沒有政府部門出面發(fā)布權威信息對此進行澄清,在記者就此問題采訪昆明市規(guī)劃局時,工作人員表示,對這個問題規(guī)劃局暫時無法答復。這一期間,盡管昆明市西山區(qū)政府表示支持螺螄灣市場就地升級,螺螄灣商會多次向媒體和商戶聲明螺螄灣不會搬遷,但樹欲靜而風不止,昆明螺螄灣市場搬遷傳言還在困擾螺螄灣商戶。
“搬遷風”何以一發(fā)不可收拾
搬與不搬,使昆明螺螄灣市場的前景成了迷局,而謎底未揭曉前,昆明螺螄灣市場管理方和商戶還需要思考另一個問題: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宣傳廣告為何能快速掀起“搬遷風”?
云南財經大學傳媒學院傳播與經濟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陽認為,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今社會,后來進入市場的企業(yè)通過品牌“搭車”方式,掛靠上市場知名品牌而使自己得到成功營銷的例子并不鮮見。“昆明螺螄灣市場品牌是在特定歷史潮流中形成的,市場伴隨著改革開放大潮逐步壯大,這樣的歷史條件不可能再被復制。”高陽說。
高陽認為,昆明螺螄灣市場沒有系統維護自身的品牌形象是“搬遷風”能快速刮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螺螄灣市場的品牌形象主要靠商戶們生意往來的口碑形成,多年來螺螄灣市場商戶一直固守在由商戶們口碑傳頌搭建的市場品牌形象,螺螄灣市場管理方缺乏對‘螺螄灣’品牌的系統規(guī)劃和經營。近幾年來,媒體對昆明螺螄灣市場的報道,大多以負面報道為主,報道的內容常和交通擁堵、火災隱患、商戶和市場管理者的矛盾為主,這些報道給市民和政府部門對螺螄灣市場留下不少負面印象,但螺螄灣市場的管理方對此沒有足夠重視,他們沒有意識到這些負面報道使螺螄灣市場的品牌價值逐漸老化。”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宣傳掛靠了昆明市政府要打造新昆明的口號,其宣傳廣告中還鮮明提出要異地安置螺螄灣,一面是螺螄灣市場已經老化需要升級換代,一面是一家公司提出要異地創(chuàng)建新螺螄灣的大旗,這就給商戶造成了昆明螺螄灣市場可能搬遷的疑惑。昆明螺螄灣市場應當從中吸取教訓,系統規(guī)劃經營自身的品牌形象。”高陽說。
螺螄灣商戶可申請政府部門公開信息
昆明·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的廣告中宣稱昆明螺螄灣市場要異地安置,螺螄灣商會則強調昆明螺螄灣市場將就地升級,兩個旗幟鮮明的觀點分別代表了省外知名客商和昆明螺螄灣市場老個體戶間不同的利益訴求,如何協調兩者不同的利益訴求又一次拷問政府部門智慧。
昆明螺螄灣市場搬遷與否,涉及到眾多商戶和相關就業(yè)人員何去何從的問題,云南省委黨校法學教研部的安樹昆教授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六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應當及時、準確地公開政府信息。行政機關發(fā)現影響或者可能影響社會穩(wěn)定、擾亂社會管理秩序的虛假或者不完整信息的,應當在其職責范圍內發(fā)布準確的政府信息予以澄清!耙虼,政府部門應當發(fā)布權威信息,向螺螄灣商戶詳細說明昆明螺螄灣市場會不會搬遷,如何搬遷!卑矘淅フf。
安樹昆還告訴記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三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還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因此,包括螺螄灣市場管理方、螺螄灣商戶在內的相關人員,可以向政府部門提出申請,要求對相關信息進行公開。(記者 羅光裕 呂良情)